2012年4月17日 星期二

義大利提琴與考上音樂班的關係?



四十萬的義大利提琴被質疑是假琴

前幾天就有文字新聞
沒想到其重要性提昇為新聞畫面
真是很難得他們報到藝文類新聞………
但是看新聞記者也沒弄清楚就報導而且錯誤百出
真是
 
小孩子想從社團去考音樂班,基本上很難。

這句話應再精準些。
國小弦樂團學童若只有23年學樂器的時間,也只會一樣樂器,那要花更多的時間去準備相關科目。能考上音樂班的學生很可能是少數中的少數。

音樂班的學生並非只會一樣樂器,他們除了有主修樂器,還要有一個副修樂器,通常公立音樂班會規定主副修之中一定要有一樣樂器是鋼琴,而且還有其他專業項目,分別是視唱、聽寫、樂理(不知道現在有沒有不同),但是這三種對於沒有受過專門訓練的孩子來說,是需要花一段時間才會有好表現的。
視唱:
在很短的時間要音樂班學生從看到譜到唱出來。
他們被訓練到不太允許唱錯音之外,還要把速度,表情(沈重、哀傷、溫柔???)一起唱出來,男生通常聲音不好聽,故分數較女生為低
聽寫:
每次在鋼琴上砸45個音,叫學生寫出來這還不難,記得每次聽到大譜表,本人就呈腦死狀,失去作用……
樂理: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所以,如果家長有心讓小孩子念音樂班,最好要多問幾位有經驗的家長或老師,得到足夠的資訊,不至發生以為買樂器就能考上音樂班的荒唐想法。

所以結論是,義大利提琴與考上音樂班或許有加分但沒有絕對的關係...... 
如果我們對藝術的品味是與眾不同的,
擁有一隻好樂器的喜悅或許會比考音樂班來的更長遠... 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