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賺的是技術財,他提到(價格)一公斤的黃金約為新台幣150萬(2011年的雜誌)

(2012/4/20最新報價)
不禁想到,古董提琴比黃金貴的實在不勝枚舉
換個角度計算一下
小提琴的重量大約在450g ~ 500g這個重量
若500g黃金市值在80萬台幣左右
也就是說樂器價值若高於80萬,那就是比黃金貴
好像扯遠了
其實今天想寫的是
我怎麼看待樂器的價格?
在提琴產業,有幾個潛規則,當然不是我憑空想像的
1. 中提琴的價錢為小提琴的1.2~1.5倍
2. 大提琴的價錢為小提琴的2~3倍
以上都有例外,重要的是DEALER怎麼用動人的話語告訴我們...哈哈哈
回頭說說我對新琴價格的看法
新琴(定義為目前還活著並依然製作樂器)要比黃金貴的maker,其實不多...
而且如同前幾天看到的一篇文章說的真好
小提琴家寧峰用的樂器,不是什麼幾百年的義大利琴
而是 Stefan-Peter Greiner 所製作的樂器
在國家音樂廳與交響樂團合作拉協奏曲也是很讚
另外
這幾年價格高的離譜的 Samuel Zygmuntowicz
也是很多小提琴家爭相訂製的樂器 ,
但畢竟這些不是一般人所使用的樂器,
我認為那是有特殊需求的頂尖音樂家使用的
一般民眾最好少碰,為何?
因為很有可能找不到人接手......
總不能像現在台北的房子一樣,非常有價值,但是誰也不敢賣,就變成祖產吧@@
重點來了,這些比黃金貴的新琴有何共通處?
1. 有演奏家喜愛其聲音,而且認為物超所值或是比老琴還好
2. 有些樂器做到會誤認為是有極高價值的老琴(看起來要老)
3. 這些樂器或許只在特定一個族群流通
4. 這些新琴的作家常常不是義大利人...
至於義大利新琴有沒有比黃金貴的?也有,但是不多,大約一隻手就數完了...
真的,就拿目前義大利名氣最大的 Bissolotti 與 Morassi兩家族來舉例
1988年, G. B. Morassi 在博凱的售價是不到24萬元的,
2012年如果今天在博凱詢問,價格可能超過70萬
就我所知,Simone Morassi 的樂器需要花2年時間等待(都是日本人害的),可見它們的確是很好的投資標的。
寫這麼多,有沒有結論???
結論是,
隨著資訊發達,大家製作的方式越來越接近古義大利琴
但是有幾點是不可忽視的
聲音、手工、油漆幾乎是大部分廠商挑選的重點
但是我還是覺得沒有絕對的好樂器
套句權威的話
甚麼都好,價錢就不好
如果連價錢都好,那你可能要懷疑這是一隻 Fake VIolin.
最後貼一張再清楚不過的圖
算是很接近某位台灣權威的話了
聲音好、手工好、油漆好 、純種義大利人 -----> 天價
聲音好、手工好、油漆好 、非義大利人、名家加持 -----> 還是天價
要怎麼買樂器比較好?? XD